肺癌|中年女以為中風方揭患有ALK肺癌 醫生提醒:此類個案易「上腦」盡早接受一線治療

醫生診症室

發布時間: 2024/04/05 08:00

分享:

分享:

臨床腫瘤科專科曾偉光醫生分享中年女士以為中風,揭患有ALK肺癌個案。

非小細胞肺癌為最常見的肺癌類型,當中有3至5%由ALK基因突變所引起。有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指出,此類患者大部分為非吸煙人士及年輕女性,而且比較常見會出現腦擴散的情況。以往第一代標靶藥能夠控制病情,惟藥物難以「上腦」,對控制腦擴散的情況有限,故現時會使用第二代標靶藥作為一線的治療方法。有研究顯示,比較第一代標靶藥,第二代標靶藥的無惡化存活期及控制腦擴散的情況都較好,而且患者毋須飲食限制,能夠更方便及有效控制病情。

一名中年女士,在2019年發現右半身無力,她初時以為中風症狀,逐去求醫。經檢查後,始揭患有肺癌而且帶有ALK基因突變,並有腦擴散的情況。主診醫生先安排她接受電療,其後處方第二代標靶藥物治療。大約半年後,其體內的腫瘤幾乎已經消除,醫生再安排她接受電療,並持續服用第二代標靶藥治療。現時病情穩定,而且能夠如常生活。

腦擴散症狀與中風相似

正常情況下,ALK蛋白在肺中是處於休眠狀態。但如果錯誤地連接其他基因上,便會激活ALK基因,助長細胞生長,因而衍生癌細胞。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曾偉光醫生指出,如果在40歲前發現患有肺癌,有大約三成患者為 ALK基因突變所引起。值得注意,約有五成患者在確診時已出現擴散情況,其中一半是擴散至腦部。如果癌細胞擴散至腦部,出現的症狀與中風相似,例如:患者的癌細胞擴散至右腦,便會影響左邊手腳活動能力,嚴重的甚至會昏迷。

第二代標靶藥突破血腦屏障

處方標靶藥是治療癌症常用的方法之一,主要是抑壓基因突變所引起的細胞生長情況。曾醫生指出,現時針對ALK基因突變肺癌,有第一、二、三代的標靶藥物治療,而且成效顯著。患者一般在接受治療後,平均壽命可超過六年。

不過隨着藥物發展進步,第一代標靶藥的無惡化存活期少於一年,而且難以突破血腦屏障,藥物難以「上腦」。因此,對控制腦擴散的情況有限。患者如果確診有腦擴散情況,更不建議使用第一代標靶藥物治療。

現時第二代標靶藥為一線的治療方法,曾醫生指出,有研究顯示,第二代標靶藥的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達30個月。部分標靶藥物可能需要配合高脂肪食物以助吸收,曾醫生指,目前已有其他第二代標靶藥物毋須飲食控制,也能夠有效控制病情,副作用也相對少。而且大部分ALK肺癌患者為年輕女士,不乏在職人士,在接受治療期間也可以如常上班,維持一定的生活質素。

曾偉光醫生提醒,每種治療方法都有其成效及副作用,患者如有任何疑問,應該向主診醫生查詢,並按個人條件、病情,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法。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

撰文 : 曾偉光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

欄名 : 健康專家專欄